長沙銅官現51座古代墓葬群 多為戰國時期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蟻鼻錢亦稱鬼臉錢,為楚國專用貨幣,譚家墳山出土的這34枚蟻鼻錢為近年來湖南範圍內少見的出土文物。

考古現場。
紅網長沙6月5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雷昕)今日,時刻新聞記者從長沙市文廣新局了解到,近日,長沙望城區銅官街道花果村譚家墳山發現51座古代墓葬群,年代多數為戰國時期,個別或晚至西漢早期。
在接下來的清理髮掘過程中,還或有新的古墓葬被發現。
據長沙市考古所副所長黃朴華介紹,望城區銅官街道花果村譚家墳山戰國墓葬群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於今年2月底啟動,目前已完成27座墓葬的發掘,出土的140餘件隨葬器物,以鼎、敦、壺、豆等仿銅陶禮器、陶器為大宗。
此外,亦有出土少量金屬器,包括四山字紋銅鏡和34枚蟻鼻錢。
其中,蟻鼻錢為近年來湖南範圍內少見的出土文物。
古墓群的發現,可見證楚人經營和開發湖南的歷史是沿洞庭湖、湘江下游逐步向南推進開疆拓土的。
同時可據此推斷,在遙遠的古代,銅官曾長期作為重要的戰略據點而存在,捍衛古城長沙的安危。
全國專家齊聚孔學堂 萬枚東漢簡牘啟動釋文審定
11月10日上午,湖南長沙五一廣場出土的東漢簡牘釋文審定會在貴陽孔學堂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啟動。審定會由湖南嶽麓書院牽頭,邀請清華大學、中國遺產研究院、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上海中西書局十二位專家...
從馬王堆及海昏侯墓看西漢時期南楚的開發
【編者按】:本文的一部分以「馬王堆何比海昏侯」為題發表於《中國文物報》2016年4月8日。經作者同意,現予全文完整發表。 江西南昌新建墎墩海昏侯墓的發掘,是漢代考古的重大事件,也是近年來中國考古...
長沙開福區發現古墓葬150餘座 今日首次對公眾開放
華聲在線6月10日訊(記者 賴泳源 實習生 蔡琳)「古墓葬群讓我了解了古代長沙的喪葬文化,周末也收穫了滿滿的知識。」在湖大讀大三的志願者庹同學在朋友圈裡寫道。今天上午,開福區某工地考古現場首次對...
雅禮中學共發現古墓葬28座 墓主並非太守
湖南日報6月14日訊今天,一場「走進校園古墓解密」公眾考古活動在長沙市雅禮中學舉行。文物部門首次對外公布,在該校的運動場,共發現古墓葬28座,其年代從東漢至宋代,跨越1000餘年。該古墓群地處芙...
《長沙挖出一西漢貴族墓》後續:已發掘到第11號墓
(工作人員在進行清理工作)(只發掘了文物殘片)紅網長沙10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劉頌輝)在一系列搶救性考古工作之後,今日下午15:50許,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長沙開福區瀏陽河小學建...
考古系90後妹子體驗另類實習 鑽古墓撫摸千年遺骸
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實習的考古系研究生,為你現身講述「探墓秘籍」 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法醫學、考古學……每到畢業季,這些「高冷」專業的就業和實習去處便成為網絡熱門話題。而一向自帶神秘光環的考...
洋湖現楚國戰士墓葬群 11座古墓終現一劍一矛
今日,在洋湖濕地宜家工地現場,發現數處古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展開發掘工作。長沙晚報記者石禎專攝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8日訊(記者 任波)洋湖濕地公園南側宜家工地發現一處有11座古墓的墓葬群...
北京發現從東漢到遼金129座墓葬群
北京市文物局16日發布消息稱,北京大興區發現一處從東漢到遼金時期的墓葬群,共有129座古代墓葬。這批墓葬發掘數量之多、年代跨度之大、墓葬形制保存之完好,為近來北京地區考古所罕見。這批墓葬群時代跨...
榆次貓兒嶺新發現古墓葬27座
墓葬年代從戰國時期至西漢初期以及明清時期,面積700餘平方米 加上此前發掘出的160多座古墓,這裡成為我省時代序列較完整、時間跨度較長的墓葬群之一墓葬全景圖俯拍1、M22墓中出土的陶器組合2、銅...
長沙望城譚家墳山墓群:140多件隨葬器物見證楚人南擴歷史
經考古部門發掘,長沙市望城區譚家墳山墓群日前出土了140多件各類隨葬器物。專家分析,這些出土文物,見證了楚人當時經營和開發湖南的歷史。望城區譚家墳山墓群,是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
湖南發布2017年度考古勘探發掘新成果 陶瓷考古成年度大熱門
望城區新媒體中心1月15日訊 在1月14日召開的2017湖南考古匯報會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了2017年度湖南考古勘探發掘最新成果。本報曾經報導的由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長沙伍家嶺糧一...
長沙發現見證楚人南擴的戰國墓葬
新華社長沙6月3日電(記者 劉良恆)記者從湖南長沙市文物考古部門獲悉,湖南譚家墳山一批戰國墓葬近期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已清理完畢的墓葬共出土各類隨葬器物140余件,為楚人從長江以北向南擴張的過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