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營盤西路一基建工地發現3座戰國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基建工地發現3座戰國古墓
華聲在線長沙訊 近日,長沙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營盤西路市一醫院新住院大樓基建工地陸續發現27口古井及3座戰國古墓。
目前,考古工作已結束,考古工作者對此出具考古報告。
長沙市一醫院所在的營盤路區域,是長沙古城內著名的文物埋藏區。
此前,茅亭子楚墓、三公里楚墓等楚國貴族墓葬均在一醫院附近被發現,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
記者從考古報告中獲悉,長沙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市一醫院新住院大樓工地已發掘27口古井。
這些古井時間跨度極大,最早的古井距今約有1600多年,估計為六朝時期。
古井以唐宋古井為最多,均為土坑豎穴井,未見井圈,井底出土的器物多為生活用器,碗、壺較多。
古井旁另有3座豎穴土坑戰國楚墓,其中「16長·營·醫M1」楚墓,葬具雖腐朽不見,但仍出土鼎、敦、壺等模型明器,另有銅劍、銅矛等銅製兵器,均鏽蝕嚴重。
其他兩座墓葬未出土器物。
此次考古發掘再次說明,距今兩千餘年前的戰國時期,市一醫院營盤路一帶尚屬荒郊野外,有墳塋分布。
從六朝開始,市立一醫院營盤路段已變成居民活動區,到了唐宋時期,營盤街市一醫院區域已明顯納入城牆內,居民活動痕跡密集出現。
通訊員張景堯記者徐海瑞
都正街挖出五座西漢古墓 三口宋代古井
文物專家稱,兩千年前都正街原址是長沙古城外一座墳山,一千年前竟成城市居民區——都正街考古工地古墓出土的西漢陶鼎等文物。長沙市考古研究所供圖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張大可 記者 任波)記者昨日從長沙市...
長沙主城區發現5座西漢古墓和3口宋代古井
新華社長沙1月13日電(記者劉良恆)記者13日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下半年以來,長沙考古工作者在芙蓉區都正街地下車庫工程工地發掘出5座西漢古墓和3口宋代古井,出土隨葬品30余件。 據悉...
洋湖濕地公園工地發現11座楚國戰士墓 已出土一劍一矛
昨日,在洋湖濕地公園宜家工地現場,發現數處古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展開發掘工作。 長沙晚報記者 石禎專 攝長沙晚報訊(記者 任波)洋湖濕地公園南側宜家工地一山坡上發現一處有11座古墓的墓葬...
連雲港首次發現大規模古墓葬群 墓中漆木器保持完好
【連網】(武娜 朱良賽 王婧)8月11日,在連雲港海州張莊古墓葬群,考古人員正在發掘一座石板蓋頂的豎穴土坑磚室墓。這座墓室近長方形,由於年代久遠,磚壁都被擠壓變形向內收,其中南壁變形嚴重。不過在...
湖南村民挖出戰國青銅矛
湖南村民挖出戰國古墓出土青銅矛常德市桃源縣采菱村一戶居民挖地基時,在家發現了一座古墓,距今兩千多年,棺槨還能看得到。儘管采菱村內的采菱古城一直在村民們心中留存著對於戰國的想像,但當這座被專家考證...
2016年秦文化考古大事記
湖北棗陽郭家廟墓曾國墓地再出重大考古發現郭家廟墓地隸屬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坐落在漢水支流滾河北岸。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積以東周時期墓葬為主,也有戰國晚期、明清時期墓葬。...
揭曉:這座千年古墓被盜十數次,大量稀世珍寶安然無恙!為什麼?
上蔡縣郭莊楚墓:位於中國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共有兩座墓址,其中位於南側的主墓是大型的積石積沙墓。 河南省考古人員在2005年對該處墓葬進行了搶救發掘,2006年7月發掘完畢,並在同年以「...
連雲港海州張莊發現古墓葬群!
今年3月28日上午,海州區張莊正挖掘泄洪道的挖掘機工作人員在施工時意外發現一個古墓。海州張莊古墓葬群位置圖海州區文物局接到舉報到現場後立即通知市博物館。經過現場勘察和向上級主管部門、文物部門匯報...
中國首支毛筆、首幅圖文繒書 均系「長沙校園古墓派」
長郡中學善於經營文化景觀,這是學校內的韓玄墓。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帛書(亦稱《繒書》)。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人物御龍帛畫》。1961年6月下旬,在今東塘長沙市雅禮中學外南面山丘清理出的西漢古墓(編...
洋湖現楚國戰士墓葬群 11座古墓終現一劍一矛
今日,在洋湖濕地宜家工地現場,發現數處古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展開發掘工作。長沙晚報記者石禎專攝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8日訊(記者 任波)洋湖濕地公園南側宜家工地發現一處有11座古墓的墓葬群...
長沙伍家嶺發現100多座古墓葬
本報6月11日訊 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志願者來到長沙城北伍家嶺一處正在考古發掘中的考古現場參觀。這是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發現的一個墓葬群,...
和羋月是情人關係的義渠王安息在這個叫「馬家塬」的地方
義渠王做為西戎國的一個首領,和羋月的情人關係眾說紛談。我認為義渠王是一個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雖然他的純潔愛情被羋月政治利用,但他的歷史註定會世人評說。2006年,在甘肅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
長沙天心一中校區發現古墓 可能為魏晉至唐宋的古墓
長沙天心一中校區發現古墓考古勘探正在進行,可能為魏晉至唐宋的古墓華聲在線3月23日訊 今日有讀者向本報報料稱,長沙天心一中書院路校區發現兩座古墓。據了解,目前古墓已採取保護措施,但尚未進行發掘工...
洋湖濕地公園新發現六朝古墓
紅網長沙1月24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 實習生 張卓韻)洋湖濕地公園南側宜家工地繼發現11座戰國古墓葬群並發掘出土一劍一矛後,1月23日,在戰國古墓群附近,長沙文物考古工作者又清理髮掘了六朝古...
長沙發現見證楚人南擴的戰國墓葬
新華社長沙6月3日電(記者 劉良恆)記者從湖南長沙市文物考古部門獲悉,湖南譚家墳山一批戰國墓葬近期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已清理完畢的墓葬共出土各類隨葬器物140余件,為楚人從長江以北向南擴張的過程提...
榆次貓兒嶺事件,晉中人永遠的恥
2007年6月9日,山西省文物局通報了十起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警示案例,希望通過公布這些案例,使全社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其中第一起就是「榆次市貓兒嶺古墓葬損毀事件」—— 1983年,原榆次市政府...
河南淅川縣有個水世界,下面隱藏著驚天之謎
河南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的黃金地帶,有一個人口68萬,總面積2820平方公里的全國移民大縣,她的名字叫淅川。淅川縣古稱丹陽。秦始皇26年設置丹水縣,漢朝時更名為順陽縣、博山縣,北魏年間以淅...
南陽三個月發掘古墓120座 珍貴文物接連出土
玉璧考古現場□本報記者 李 賓 文/圖淅川縣丹江庫區消落區考古勘探和搶救性清理工作昨日結束,共發掘墓葬120餘座,出土陶器、鐵器、銅器、石器、銀器等一批珍貴文物,為研究丹江下游戰國楚墓及漢代墓葬...
常德桃源采菱村發掘15座古墓 出土漆木器等文物
尚一網訊(常德晚報記者 劉凌 實習生 覃天)1月2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該所專家近期在桃源縣的采菱村搶救性發掘了15座古墓,出土漆木器、彩繪陶、兵器等一批文物。 2013年,桃源縣...
《盜墓筆記》的活物古墓里真有嗎?
真實的古墓之中究竟會有哪些「活物」?「屍蛾」或者「屍蹩」是否真的存在?考古工作者對屍體難道真的一點都不怕?雖然網劇《盜墓筆記》給原著粉們兜頭潑了一盆涼水,但不得不說,很多人由此勾起了對地下古墓的...
廣州增城發現大規模六朝墓群
廣州增城發現商時期至明代墓葬25座!12月8日,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該批墓葬位於增城開發區新塘鎮龍井山、松仔崗,時代包括商時期、西漢、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時期,延續時間長達近3...
益陽枇杷樹山墓群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
益陽枇杷樹山墓群位於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東路原益陽市軸承廠內。因益陽市中央華府項目建設需要,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益陽市文物管理處、赫山區文物管理所對工程紅線範...
觸摸信陽城市之根——探秘城陽城址戰國楚墓發掘
出土的矛 本報記者 馬依釩 攝信陽新聞網11月21日訊(記者 馬依釩)這個初冬,城陽城址保護區又一次登上國內外考古界的「熱搜」。澳大利亞文物保護專家來了,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攝製組來...
戰國古墓現5米盜洞,考古出土一破黑箱,裡面暗藏3把寶劍
望山橋一號墓是湖北省境內繼望山一號墓、天星觀一號墓、包山二號墓等楚墓之後發掘的又一座規模較大的楚墓。該墓雖然2次被盜,但仍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隨葬器物。如稀世國寶級文物彩繪漆木臥鹿以及這3把青銅寶劍...
「摸金校尉」可以退休了?盤點2016考古發掘的那些古墓群
2016年12月8日,長沙洋湖濕地公園南側宜家工地發現11座楚國戰士墓。2016年似乎是個古墓出土年,不少古墓被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考古學家們,你們這麼厲害,「摸金校尉」豈不是要退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