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墓發掘四十周年特展:征戰王后再現殷商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館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B廳
展覽類型:免費(需提前預約)
婦好墓,即殷墟五號墓,墓主為商王武丁的王妃「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女政治家、軍事家。
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被發現,成為當年十大考古成果之一。
這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在中國考古史、殷商史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
1976年殷墟婦好墓發掘現場
婦好墓共出土1928件隨葬器物,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王室墓葬,也是目前唯一能夠跟歷史文獻和甲骨文聯繫,進而推定具體墓主的殷代墓葬,有著重要價值。
從發掘現場圖中能看出婦好墓壙為長方豎井型
「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日前在首都博物館亮相。
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青銅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共411件套,分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院,部分文物屬首次公開展出。
她是誰?
她叫婦好,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巾幗女將。
她的丈夫是商王武丁,在位59年,再創殷商盛世。
她居住的古城後來叫殷墟,是中國考古學的「聖地」。
她生活的時代叫商朝,是中國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有文字歷史的開端。
她的時代
公元前21世紀,大禹之子夏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原始社會就此結束,中國迎來了文明時代。
公元前16世紀,成湯推翻夏王朝,建立了商朝。
商滅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改朝換代,開創武力奪天下之先河。
商地圖
商朝中期經過一百餘年的動盪,國勢漸頹。
公元前13世紀,商朝遷都殷墟。
在這裡,一代賢君武丁開始了重振國威的艱途。
他了解民間疾苦,起用出身低微的傅說為相,內修國政、外擊強敵,以文治武功將商朝國力推向鼎盛,史稱「武丁中興」。
婦好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玉器、貨貝、骨器和牙雕等文物,共計1928件,展現了武丁時期社會空前繁榮的景象。
展覽序廳一進門就能看見兩件體型非常大的青銅斝(jiǎ,酒器),首都博物館策劃研究部副研究員馮好介紹,婦好墓出土的近兩百件青銅禮器中,各種酒器占了大多數,體現了商人好酒的特點。
這些青銅酒器造型和紋飾異常華麗,表現了商代在青銅冶鑄方面高超的技藝。
這是中華文明的成長期,是劇烈變革的時代,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她的生活
婦好沒有出現在古代文獻記載中。
直到上世紀陸續出土了有關婦好的200餘條甲骨卜辭和少量青銅器銘文,這位王后的傳奇人生才為世人所知。
婦好的名字揭示了她的身份和身世。
商代「婦」指有身份的婦女或女官,「好」讀為「子」,是「婦」所來自的國、族名。
婦好應是一位子國或子族的王公之女。
婦好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由此判斷她生活在公元前13世紀中後期。
作為殷墟商都的女主人,她過著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
作為武丁的妻子,她享受著丈夫的恩寵,承擔著生育王位繼承人的重任。
作為一國之後,她要參與多種宮廷事務。
婦好還有自己的封地,要向商王室納貢。
她的生活已埋藏在殷墟厚厚的黃土下,等待後人揭示。
她的故事
婦好並不滿足於做不問國事的宮闈佳人。
武丁麾下賢臣良將雲集,一介女流卻脫穎而出。
她是能征善戰的女將軍!武丁多次派婦好統領軍隊參加征伐戰爭,顯現了對她軍事才能的倚重。
婦好多次徵募軍隊,創下了商代一次徵兵數量的最高紀錄。
一條甲骨卜辭:「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
」意為婦好統率了1.3萬人的軍隊,征伐西北方的方國羌。
她親自主持莊嚴神聖的祭祀!在名目繁多、方式多樣的祭祀中,婦好代表商王室祭祀商朝的列祖列宗。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與軍事在中國古代被視為政權根本,為男性所壟斷。
而婦好既是中國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巾幗女將,也是在「祀與戎」都不讓鬚眉的女性。
她不平凡的人生為中國女性在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展廳中有一對兩件大銅鉞,一件重9公斤,飾有虎食人紋,另一件重8.5公斤,飾有龍紋,兩件銅鉞均刻有「婦好」銘文。
關於這兩件銅鉞的用途,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
朱乃誠認為:「銅鉞上有『婦好』銘文,確實為婦好本人所使用。
揮舞這兩把大銅鉞,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做到的。
」由此可見婦好身強體壯。
而馮好則認為,銅鉞是由新石器時代的玉鉞演變而來的,在當時不是實戰兵器,而是軍權的象徵。
「婦好墓出土了4件銅鉞,目前所知商代出土銅鉞最多的墓為7件,婦好墓是第二多的,說明婦好的軍事權力是相當高的。
」
她的葬禮
天不假年。
婦好於武丁中期長辭人世,拋下了她摯愛的家庭,離開了她為之奮戰的江山。
悲痛的武丁將妻子葬在宮殿區內、池苑之畔,既似不忍夫妻陰陽相隔,又似依仗女戰神守護社稷。
多達1928件隨葬品與婦好一同下葬,在冥世為婦好裝點永恆的宮廷。
墓上建起了享殿,供武丁與後代追思祭拜婦好。
在數量眾多的隨葬品中,有4件婦好兒子祭獻的器物,展覽序廳正中的司母辛銅方鼎就是其中一件,也是婦好墓出土的最重的一件青銅器。
銅方鼎原為一對兩件,口沿下一周夔(kuí,龍紋的側面像)龍紋為主紋飾。
銘文「司母辛」鑄於口下內壁,意思是婦好的子女為祭祀亡母辛而鑄此鼎,「辛」是婦好去世後在宗廟被供奉的廟號。
武丁一次次夢見她,在占卜中懇祈妻子保佑自己戰無不勝。
後世子孫一次次祭祀她,祈望她降福除禍。
在親人心目中,婦好不僅是王后、母親,也是神。
為了讓觀眾更加真實地看到婦好墓的現場情況,展覽特別設置了一個1∶0.9的復原墓坑,坑邊放有VR(虛擬現實)眼鏡,觀眾戴上眼鏡,就能看到婦好墓的深度和隨葬品,向上還可以看到享殿的3D模擬動畫。
大咖拍賣|移動拍賣創領者
❶回復「目錄」,一網打盡ArtTact精華文章。
❷ArtTact已開通評論功能,快點擊下方寫留言。
❸長按右側二維碼,下載大咖拍賣APP。
戳原文,更有料!
殷墟博物苑 基本簡介
殷墟博物苑坐北朝南,建於洹水之濱,仿商代的古建大門以紅、黑兩色為主色調,三門並峙,設計簡約,洋溢著3000年前王室的氣息。大門內的廣場中央佇立著一尊大鼎,這就是出土於安陽、堪稱商代青銅器登峰造極...
重磅 | 除了海昏侯,首都博物館還有一個展覽不容錯過
▬▬▬▬殷墟,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中國眾多考古遺址中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揭露面積最大的遺址,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之首。1976年在殷墟發現的婦好墓,是目前已發...
甲骨文與安陽殷墟發現和發掘,中國考古學誕生——安陽殷墟遺址
安陽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及其周圍,是聞名中外的商代後期王都所在地。從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殷到紂亡國,歷時270餘年,商被周滅後,這裡變成了廢墟,故名殷墟。3000多年來,它一直藏於地下人...
殷墟婦好墓400餘件文物將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首都博物館將於3月8日舉辦展覽,展示商代巾幗英雄婦好的傳奇一生。圖為首博即將展出的銅柄玉矛、銅大刀、玉器等珍貴文物。 於立霄 攝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於立霄)今年是河南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
商朝人喝酒是真愛!看婦好墓出土的精品青銅器
這個是國寶之一,司母辛銅方鼎,司母辛就是婦好,是她兒子對她的尊稱,鼎內有銘文,「辛」類似於諡號。這個應該是婦好墓出土的最大青銅器了吧。上一篇文章寫的是海昏侯漢墓,接著今天就介紹商代的婦好墓文物精...